
江西睿德心理
有态度 有温度 有尺度


目前全国在疫情影响下都推迟了开学时间,孩子们都在网上进行远程学习。同学们必须面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的调整,自我管控力的检验,家庭氛围的干扰或配合等诸多考验。

延期开学下的孩子们都是什么样的,他们都有怎样的苦恼呢?
作息紊乱:很多同学10点起,一两点睡;失眠,兴奋;三餐不固定,缺乏稳定的时间安排。
学习紊乱:时间利用率不高,学习效率下降,没有稳定的学习计划,或者缺乏坚持性。一会儿想到任务多、压力大,一会儿又忍不住看手机,玩电脑,刷视频。一面是难度不断上升、充满挑战的学习和考试,心里急切地想要跟进。另一面是轻松愉快的感官刺激,极具诱惑性,同学们在二者之间摆荡,很容易失衡。心理表现:焦躁不安,易发火或抑郁,玩也玩不痛快,学也学不进去。与父母的冲突摩擦:爸妈看到孩子不学习,很容易提醒甚至指责孩子没有自控力,要好好管理自己,改正错误。爸妈经常提醒孩子说,你早点起床,你该去学习了,你怎么又在玩电脑,你知道还有几天就中考高考了吗?爸爸妈妈也容易说,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这孩子怎么就是不理解我们。爸爸妈妈常常觉得是孩子不懂事,任性偏执,青春期叛逆,不上进.其实,他们只是被许多内在和外在的冲突给包围起来,动不了了。

我们知道,压力是人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和阻碍时产生的紧张感觉。人体产生压力感,是通过一系列生理体征的变化来达成的。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并准备行动;视觉变得敏锐;胃开始抽搐;出汗;体内神经递质分泌的改变等等。人体产生这些变化,是为了去应对接下来的危险情景,只有危机过去,身体才能逐渐恢复常态,压力感才会消失。首先,如果孩子们在这段时间出现了以上表现,它们是在一个非正常事件下的正常表现,他们不是生病了。其次,从生理层面去调整,是重要并且必要的。因为它有着科学的生理学基础。第二点,我们要了解,产生压力首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因此,当孩子们出现一些应激性反应时,它表明孩子正在努力地应对他的内在困境。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压力就有动力,化压力为动力。压力源有很多分型,比如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我们只有找准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们调整好他们的心态。这段时间同学们的压力不仅仅来源于中高考本身固有的紧张,它还叠加了一层社会性的压力,比往常的情况要复杂一些。长时间的封闭隔离,会使得孩子原来建立起的生活与学习管理模型失效。这种对时间、未来、生活的失序感,会使得孩子的首要任务,是找回自己掌握生活的控制感。人在遇到问题时,通常会第一时间动用自己的内在资源来解决。那么当疫情造成的延迟开学的决定来了,同学们会怎么办呢?这就出现了一些“我还有时间,我可以先玩一下”的感觉。即使他们的理智明白,在正常情况下,自己现在应该在学校,应该进行第二轮复习了。但是,身体和潜意识还在用假期的经验帮助他们适应当下这个不寻常的生活状态。学习的状态没办法内化进他当下的感觉里面,它启动不了。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反应,可能是他们应对疫情冲击失败的应激性反应。而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去理解。比如,对疾病的防控、对病毒的宣传,这些容易引起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对环境卫生的焦虑。因此,有的同学在这段时间里可能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有的同学为了抵抗这种焦虑,会发展出一些仪式性的动作,比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等。有的同学比较有抱负,对社会问题很关注,很有社会责任感。在看到疫情的一些防治情况时,可能会产生情绪反应,比如对政府愤怒,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人的同情,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十分渺小等。从而产生抑郁甚至绝望的情绪,有的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感到丧失了奋斗的动力,对人生感到迷茫。有的同学会担心家人的健康,或者唤起死亡焦虑,更加觉得时间紧迫,自己必须要学好,结果增加了内在压力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自己可能并不能意识到他们的这些反应与疫情有关,而是觉得自己只是莫名的烦恼,找不到状态。这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此启动了隔离与理智化的防御模式,不让自己去体验疫情带来的压力。而把它转化成一种相对可控的问题,比如把这些当作自己的学习问题来处理。

尽量恢复到开学时的作息:对于无法恢复的,不要强求。可以使用一本日程计划表,标定出具体的时段和内容,会有助于使目标清晰明确。同时,重要的是你要做的事情是否有效达成,而不仅仅是外在规则是否遵守。有的同学因为现在在网上授课,所以躺在床上裹着被子听,这样很容易让自己找不到学习时的正常感觉。每学习一段时间就停下来,做做眼保健操,伸伸腰,踢踢腿,弹跳几下。也可以在家里打打兵乓球、羽毛球,开个小型家庭运动会。放松训练:深呼吸是非常有魔力的一件事,只要你给它机会,就会发现了。现在!就放下手机,找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缓慢而悠长地呼吸,慢慢吸气~~~呼气~~~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上,每呼吸一次,数一个数,1-2-3-4-5,坚持五次。如果某次呼吸时,发现注意力漂移了,杂念闯入了进来,那么将注意力拉回到自己的呼吸上,重新开始计数,坚持五个数。失眠的同学尽量平躺,保持环境的安静,不要过度关注自己的睡眠情况。睡前不要刷手机,想一些舒畅开阔的场景,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这些都是有助于缓解失眠的办法。积极自我暗示,唤醒内在的生命力:最近有一个很不错的唤醒内在生命力的指导音频。转载在公众号「Read心理」上,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来听一听。寻求环境支持:有的同学可能连续睡眠不好一段时间了,心理状态也比较消极,难以通过自助调整好状态,那么这个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外力来帮忙。比如说:组一个一起学习的同学群,每天在群里公布学习目标和完成情况,互相讨论、互相激励。和家人多沟通自己的担心和压力,通过家人朋友的理解、安抚、陪伴和鼓励来渡过难关。爸爸妈妈这个时候要注意理解孩子的困难,尽量减少评价性、指导性的语言。多倾听、多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并在信任他的基础上一起思考改善的办法。如果出现更为复杂或者更大的压力症状,可以寻求医院心身科和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疫情期间,最重要的是支持性的安全环境,其次是坚定对自己的信心。
精神出轨该不该离婚?|自闭症
我们要如何哀悼?| 哀伤的5个阶段
那3700个因疫情而带走了家人的家庭
#武汉有了烟火气# |有人在嫉妒你!
误伤友军|火龙果遇害|爱上学习|改善失眠
吸娃为什么让人快乐|通过咨询获得成长
当孙杨妈妈遇见朱雨辰妈妈,会发生什么
疫情25天|嫉妒不可怕|中高考压力(一)
口罩礼盒|西兰花求婚|疫情中的小确幸
心理热线|偷口罩|《囧妈》|塑造理想孩子
被隔离|冠状病毒图解|闲得发疯了|小漫画
心理援助|不确定感|疑病|歧视|崩溃
真病|疑病|关心武汉亲朋|居家心理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