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论(1)信任对不信任

admin 2020-06-09 4740 0

转自心理学空间网

排版:睿德小助





社会信任在婴儿身上的首次显现体现在他是否容易被喂养是否容易入睡肠道是否容易放松

他们关于与日俱增的接受能力和养育技巧相互调节的经历,帮助他们平衡体内不成熟造成的不适。

在逐渐增加的清醒时刻,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冒险唤醒了一种熟悉感,与内心的善良感一致。

舒适的形式,对婴儿来说如同肠道的不适一般熟悉。


接着,婴儿的首次社会成就,便是他自愿让母亲远离视线,不会带着过度的焦虑或者愤怒。

因为母亲已经变成一种内心确证的存在和外在可预见性的存在。

这种具有连贯性、持续性以及一致性的经验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自我同一性。

我认为这种观念基于某种认可

是记忆中以及期望的感觉和图像的内在总体,同熟悉以及可预见的人与事物的外在总体有稳固的联系。

我在此所说的信任同特雷泽·贝内德克所说的信心是一致的。

我倾向于用“信任”这个词,是因为这个单词暗含一种“天真”和“相关性”。

我们可以说一个婴儿信任他人,而说他有信心就有些过头了。

此外,信任的整体状态。

不仅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学习依靠外界养育者的同一性和持续性,也意味着他可以相信自己以及他自身的内脏器官在处理迫切需求方面的能力

他足够信任他人,不需要提防养育者偷偷溜走


我们可以在婴儿的精神分裂症中看到基本信任的缺失。

这种信任的缺失会表现在成年人的个性中,他们会“缩进”精神分裂中,进入抑郁状态。

重获信任感成为治疗这些病人的关键。

许多病人的古怪或退行性行为之中都隐含了他们试图通过检验情感与物理现实、语言与其社会含义之间的界限,来修复其社会关系。

确立解决基本存在中基本信任与基本不信任之间的核心冲突的持久模式是自我的首要任务,也是所有母性关怀的首要任务。

然而,源自婴儿早期经验的信任并不取决于食物的绝对数量或者爱的表露程度,而是取决于与母亲关系的品质

母亲通过某种方式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信任的观念。

这种方式把对婴儿需要的敏锐关注和个人信任感与其所处文化的信任结构结合起来。

它构成了儿童身份感的基础,这种身份感在稍后会同做“正确的”事情做自己以及“成为他人相信其会成为的人”的想法结合在一起。

因此,如果某种挫折导致个体产生了强烈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体验,给个体带来了归属感,促进了个人生命周期的最终整合。

那么无论在当前阶段,还是在接下来的阶段,个体都很少会遇到不能承受的挫折。

父母不能只通过禁止和允许来指引孩子,还要向孩子们指出他们所做之事的意义。

儿童会变得神经质并不是由挫折引起的,而是由这些挫折缺乏社会意义引起的。


但是就算在最顺利的环境下,这一阶段看上去也将内在划分的感觉和对失去的天堂的思念引入了精神生活。

在与一种综合的被剥夺、被分割、被抛弃的感觉的对抗中,基本信任得到了维系。

每一个阶段的危机与社会的基本因素之间都存在特殊的联系,这是因为人类的生命周期以及社会组织是共同发展的。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在对每一阶段的描述中提到与之相关的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

个体把朝气和活力带到社会组织中,同时他们的朝气与活力也在社会组织中得到强化。


支撑着新生儿的信任的父母信仰,自古以来一直在寻找它在系统化的宗教中的安全保障(以及最大的敌人)。

自关怀中产生的信任,事实上是检验特定宗教的现实标准。

所有宗教通常都会定期如孩童般地听从布道者们的摆布,由他们施与世人财富以及精神上的健康。

祈祷者会通过做出谦恭的姿态来展现人类的渺小,坦白罪行、错误想法以及邪恶意图,在神圣的指引下祈求内在统一。

最终,我们了解到,个人的信任必须变为一种普遍信仰。

个人的不信任通常会成为邪恶,个人的修复必须变成许多仪式性活动的一部分,也必须成为集体中信任的标记。

我曾阐述过印第安部落是如何发展出一种集体魔法来应对自然的。

就好像超自然的食物和财富提供者发怒了,必须通过祈祷和苦行才能平息这种愤怒一样。

原始宗教——所有宗教最基本的层面,也是每一个体的宗教层面——在为补偿对抗母体的行为以及从个人努力和宇宙力量中获得信任方面,做出了各种努力。

每一个社会以及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找到敬畏——从世界图像中获得活力——的制度化模式。

临床医生只能观察到许多人为没有宗教信仰而骄傲,而他们的孩子则离开它就活不了。

从另一方面来说,有许多人看上去从社会活动或者科学追求中得到了重要的信仰。

此外,也有很多人自称有信仰,实际上却对生活和人类充满了不信任。



TAGS:

相关推荐

  • 专栏丨【 孩子厌食怎么办?】,手把手教你一招!

    专栏丨【 孩子厌食怎么办?】,手把手教你一招!

    孩子到底为什么厌食?原因是:饭不好吃…怎么办?喂饱他,要么苦练厨艺,要么寻找外援(外卖、饭店、钟点工)……反正,请放弃任何说教和心理学分析的念头。【如果你已经放弃,正文便到此结束。如果你还是不愿意放弃“纠正”孩子厌食问题,或许以下内容,可以...

    2025-04-30 50 0

  • 专栏丨孩子在校被欺负,家长如何正确引导

    专栏丨孩子在校被欺负,家长如何正确引导

    当得知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家长内心往往焦急又愤怒。但此刻,保持冷静是关键,因为家长的反应和引导,对孩子后续的应对及心理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心理学视角看,校园欺凌不仅是孩子间的冲突,更是亲子关系模式的一次投射——你的回应,正在重塑孩子对世界...

    2025-04-21 84 0

  • 科普丨孩子情绪低落,除了抑郁,还可能是情绪障碍

    科普丨孩子情绪低落,除了抑郁,还可能是情绪障碍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家长刷手机,是否经常会看到有关“青少年抑郁症”的知识科普和新闻报道,这难免让人心生忧虑。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行为反常时,家长们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焦虑。但你知道吗?孩子表现出的这些...

    2025-04-12 125 0

  • 家长必看!原生家庭、校园霸凌、网络裹挟下的青少年……

    家长必看!原生家庭、校园霸凌、网络裹挟下的青少年……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最近一部未成年犯罪英剧,豆瓣开分直奔8.8分,来自现实题材的未成年犯罪悬疑片,随着故事推进,让多少家长瞬间毛骨悚然——当我们试图给孩子一个“完美人生”,但或许他们已经身陷黑暗,而我们却一无所知。《混沌少年时》讲述...

    2025-04-08 110 41

  • 好文丨越努力越内耗?当代年轻人如何自救

    好文丨越努力越内耗?当代年轻人如何自救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 MOMO全文合计约20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不知道这几年你们是否有那么几个瞬间感受到:人生,真的是越努力越失败,因而常常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种失望,慢慢地会产生对自我的怀疑。我有个朋友,五年间她...

    2025-04-01 138 41

  • 南昌睿德心理工作室招募儿童青少年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南昌睿德心理工作室招募儿童青少年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睿德心理介绍江西睿德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于2016年11月“睿德”译自“read”提供非医疗及非药物治疗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目前拥有英国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英国塔维斯托克认证儿童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常驻专业指导的社会心理咨询...

    2025-03-25 13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