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020-01-25 3400 0
我看到现在大大小小的心理课程都在教人沟通,几乎所有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也都怀揣着一些期望,期望问题说清楚了,答案就在那里。
仿佛是我初学心理学时所向往的那样,我那时猜想自己只是没有掌握足够多的知识和技巧,所以心里有的东西却嘴笨说不出来。我那时想,只要自己学得多一些、深一些,问题就总是可以说得清的——就好像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所有情感,理所当然都有它的名字一样;就好像所有困惑所有未知,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一样。
可后来我越来越确信,事情并不是这样。
如果一种情感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被说透,那不是于你来说最深切的情感,那不会和你的灵脉相连。

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可他们过世自己却始终没有感觉到很悲伤,倒是看电影情节常常很容易落泪。我问她,你看电影时,是看人去世的过程更易落泪,还是看回忆杀时更容易落泪?她一下子哭了。她说,我到刚刚你问的那一刻才突然有了感觉,因为以前我一直下意识觉得他们还活着,“回忆杀”三个字让我发现,我真的离开他们了。
是的,为什么最深的情感难以言说,甚至难以察觉呢?因为它们浸入我们的生活,在一点一滴中渗透入人格。如果我们要去言说,你需要把自己与之相连的那一段生命完完全全地托出,那是怎样的重量?有几人能够真的承担?
不仅仅是悲伤,愤怒也是,依恋也是。
我有一次临时遇上了一些十分冲击我的事件,急需找我的治疗师,可是她没有时间接待我,而此时,她已经陪伴了我很多年。我本能地相信她,原谅她,自己度过了最紧张的时间。在下一次见面的某一个机会,她问我,她没有及时出现,我的感受。我告诉她,虽然她没有出现,但是她很明确地在一个很早的时间里回复了我,使我确定不必等待,这虽然不理想,但我仍然感觉自己是被承接、而不是垂直掉落下去的。老师说,但是你今天迟到了2分钟。我愣住了。
是的,我以为我意识到了我对她的依恋,我以为我已经足够修通了对她的爱恨,可是在那一刻,我始知道这个过程不会有终点。你将永远比自己想象的更需要一个人,你也永远比你所知道的更容易恨一个人。而那些情感,最终又怎么能简单用爱、恨、需要这样的词就能说尽呢?即使如若可以,这几个词,也远比我们以为的要深刻、丰富得多。
所以,活得越久,越发现语言是个不够用的工具,多的是用语言表达不清的深沉感受。
或许正因如此,在语言的背景中,非语言的讯息才显得那么具有冲击力,就如同一场喧嚣的电影突然寂静下来的那几秒,无声的冲击,才最震撼心灵。
而反过来,当一切感受都那么难以言说时,一句点睛的诠释,也如同打开了潜意识的闸门,能够让情感的洪流一下子倾泻出来。

陈焕昭老师分享了一个缄默的个案,与之工作的整个过程,艰难、疑惑,恍如来访者把治疗师带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他什么也不说,只是无声地做着一些治疗师无法解读的事情,在这样的茫然和挫折里,治疗师始终坚持着,尝试一切的办法去接近他、了解他,也许有很多努力本身的方向是尴尬好笑的,可是和他“在一起”,尝试去“思考”“理解”他的那份情感却真实而热切。
老师说,“尽管和他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不说话,可是我却发现我从没有对他感到厌烦或者困倦,相反,我对他很好奇,我很想了解他更多一点。”这种感觉,或许是来访者无意识希望治疗师感知到的,或许是治疗师本身具备的,无论是怎样,其中的情感之深切——深到哪怕没有言语、没有方向也没有希望,可还是不愿放弃——是无法用语言,一言以蔽之的。
老师说,最终契机终于还是来了,在他缄默的第二年,治疗师了解到孩子的出生史,原来妈妈在他出生时有产后忧郁症,她无法对孩子的表达做出反应,她希望孩子是安静的,是不吵不闹的。那一刻,治疗师了解了,来访者的缄默不是对他的拒绝,而是他在潜意识中,以一个婴儿时期顺从妈妈愿望的方式,以牺牲语言保持缄默的状态,去迎合妈妈,去挽留他最需要和最爱的人。
多么令人震撼而心痛的缄默!我们永远无法想象自己会多么需要一个人,也永远无法想象,自己会多么爱、又多么恨一个人。

如果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知道所有完整的情感,那么大概我们会很快被自己汹涌澎湃的情感和欲望所吞没吧。
而如果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又未免活得太过虚假无聊。
人生大抵是这样的过程,从蛮荒蓬勃的真实处来,经历压抑、隔离、矫饰与伪装,最终却仍抵不过命运的召唤,想要一步步再回到真实中去。
最深的情感,一直都在那里,沉默着,不可言说,却也从不消亡。
江西睿德心理
有态度 有温度 有尺度
为节约您的时间 咨询请提前预约
预约咨询
睿德小助:18000214180
作者:王峘文章来源:王峘(公众号自媒体,已获作者授权)这几年来,我所带的国内儿童青少年案例督导中,孩子因为明显的情绪问题而回避上学的情况有显著的增长。每当工作这样的案例时,我总是能感受到孩子和家长共同的无助:这些孩子不是不想上学,而是真的无...
2025-11-15 26 0
作者|熊丹成字数约:1200字阅读时间约:2-3分钟上一期,我们聊到孩子们手机成瘾背后折射出来的家长焦虑。(可点击文字,直接跳转上期内容。)今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玩手机?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推荐家长们听听孩子自己的说法。高中...
2025-10-31 114 0
作者|熊丹成字数约:1200字阅读时间约:2-3分钟上两周我们分别谈论了专栏丨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成因篇)及专栏丨手机是祸害?听听孩子怎么说(点击标题,即可跳转文章)。这一次,我们讲解决方案:当面对孩子的手机成瘾,家长该怎么办呢?孩子们...
2025-10-31 93 0
作者|熊丹成字数约:20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假期时收到很多亲朋好友的问询,说自己家孩子手机成瘾,问我要怎么办?家长们普遍对于孩子玩手机存在很大的焦虑,因此,我打算在这篇文章里面和家长们分享一些关于孩子玩手机的认识。1.什么是手机...
2025-10-16 165 0
作者|江西睿德心理字数约:1000字阅读时间约:2-4分钟最近全球幸福榜单又来了,丹麦依然名列前茅。2025年3月,牛津大学幸福研究中心与盖洛普公司合作发布了《世界幸福报告》,芬兰连续第八年在该榜单中排名第一。其他北欧国家均跻身前十,丹麦...
2025-09-30 267 0
作者|熊丹成全文合计约1500字阅读时间约3-4分钟小时候,我总爱陷在自己的白日梦里。现实里得不到的玩具、没去过的远方、未实现的小小心愿,都能在幻想里一一成真。那种沉浸其中的快乐,像婴儿攥着一个能随时安抚自己的奶嘴,只要念头一落,就能瞬间...
2025-09-13 27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