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你知道吗?成人依恋类型的原型源于婴儿期

admin 2021-10-13 17061 0

微信图片_20211013105636.jpg


本文转自网络



生活中,在与人相处时,无论是亲密伴侣或陌生人,我们常常会发现:

自己莫名的恐慌,无来由的感到无所依靠,或无法完全信任另一个人是值得依赖的,即使他一直陪伴在左右,然后会很自然地说,我好像缺乏安全感。


成人四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焦虑回避型

安全型依恋的人群非常享受亲密行为,而且通常都温暖而有爱;

焦虑型依恋的人群十分渴望亲密,常常对恋爱关系全情投入,但是又非常担心伴侣是不是同样地爱着他们;
而回避型依恋的人则将亲密行为等同于独立性的丧失,他们总是尽可能地减少亲昵。

安全型依恋的人群约占50%以上,焦虑型依恋约占20%,回避型依恋约占25%,而剩下的3%~5%则被归为第四种比较少见的类型,也就是焦虑回避型
关于依恋风格的最初猜想是:依恋风格是家庭教养的产物。因此,当时的研究假设,你现在的依恋风格,取决于幼时所受照顾的方式:若你的父母对你十分敏感,有空回应你,那你就该是安全型依恋风格;若他们的回应是断断续续的,那你就会发展成为焦虑型依恋风格;而若是他们对你疏离而冷漠,几乎不会回应你的要求,那你就会发展为回避型依恋风格。





微信图片_20211013105735.jpg
图片来源知乎



你知道吗?

一个人的安全感和他在婴儿期与母亲的依恋模式紧密相关,而这些模式也会发展为你成人之后的亲密关系中依恋模式。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通常在儿童一岁的时候就会典型表现出四种依恋类型的一种: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


安全型:





母亲在,孩子就很自在,他们能独立的探索环境,时不时回来找妈妈磨叽一下。

当母亲离开时,孩子表现的有点心烦,但是母亲回来就马上回到母亲身边并寻求接触。

大多数儿童属于这个类型。

微信图片_20211013105959.png
 

回避型:




不寻求接近母亲,母亲离开后也没什么难过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也还是对她比较冷淡。

这个类型的比例在20%。

 
微信图片_20211013110007.png


矛盾型:




我觉的现在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他们对母亲的情感状态是一种既积极又消极的混合反应。

到了新环境中,儿童紧紧挨着母亲,几乎不去探索新环境。他们在陌生人进来后,母亲离开前甚至就有些焦虑了,当母亲真的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巨大的哀伤或愤怒。

微信图片_20211013110013.png

然而一旦母亲回来,他们一方面表现的要跟母亲接近:他们要和母亲有身体接触。另一方面却又选择了负面情绪的身体接触方法:他们对母亲又踢又打,往往还伴随着愤怒的表情或者号哭。

这一类型的孩子约10%~15%。
 

混乱型:




顾名思义,他们的表现不可预估,时而平静时而愤怒。

但是我们一般认为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最没有亲密关系安全感的孩子。他们占比5%~10%。
 
微信图片_20211013110019.png



 测量亲子依恋






安大妈在1978年设立了安斯沃斯陌生情境用于测量亲子依恋,一般情况下,这个情景遵循下列八个步骤(你找个机会自己试试):


场景
步骤
观察依恋行为
1
母亲与孩子进入陌生房间

2
母亲坐下,孩子自由探索
母亲是安全的保障
3
陌生人进入,坐下和母亲交谈,与孩子交谈
对陌生人的反应
4
母亲离开房间
分离焦虑
5
母亲回来,和孩子打招呼并安慰他,陌生人离开
重逢的反应
6
母亲离开,留下孩子独处
分离焦虑
7
陌生人回来
接受陌生人抚慰的能力
8
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重逢反应


 


 

微信图片_20211013110236.png





江西睿德心理

有态度  有温度  有尺度


本中心提供英国Tavistock 模式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


考试焦虑   情绪调节
沉迷游戏   学校适应

人际障碍   亲子沟通



江西睿德心理咨询中心儿童青少年(16岁以下)咨询评估负责人




微信图片_20211013110320.jpg



杨芳芳

江西睿德心理创始人

专职心理咨询师




图片

咨询经验

3800+小时

图片

咨询方式

面对面/视频

图片

咨询费用

500元/次




职称/资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证号:1114000008200249)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助理心理师

(ZX-19-152)




从业年限


10年




TAGS:

相关推荐

  • 好文丨孩子无法上学,也许不是简单的“厌学”或者“拒学”,而是EBSA

    好文丨孩子无法上学,也许不是简单的“厌学”或者“拒学”,而是EBSA

    作者:王峘文章来源:王峘(公众号自媒体,已获作者授权)这几年来,我所带的国内儿童青少年案例督导中,孩子因为明显的情绪问题而回避上学的情况有显著的增长。每当工作这样的案例时,我总是能感受到孩子和家长共同的无助:这些孩子不是不想上学,而是真的无...

    2025-11-15 40 0

  • 专栏丨手机是祸害?听听孩子怎么说

    专栏丨手机是祸害?听听孩子怎么说

    作者|熊丹成字数约:1200字阅读时间约:2-3分钟上一期,我们聊到孩子们手机成瘾背后折射出来的家长焦虑。(可点击文字,直接跳转上期内容。)今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玩手机?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推荐家长们听听孩子自己的说法。高中...

    2025-10-31 120 0

  • 专栏丨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方法篇)

    专栏丨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方法篇)

    作者|熊丹成字数约:1200字阅读时间约:2-3分钟上两周我们分别谈论了专栏丨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成因篇)及专栏丨手机是祸害?听听孩子怎么说(点击标题,即可跳转文章)。这一次,我们讲解决方案:当面对孩子的手机成瘾,家长该怎么办呢?孩子们...

    2025-10-31 98 0

  • 专栏丨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成因篇)

    专栏丨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成因篇)

    作者|熊丹成字数约:20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假期时收到很多亲朋好友的问询,说自己家孩子手机成瘾,问我要怎么办?家长们普遍对于孩子玩手机存在很大的焦虑,因此,我打算在这篇文章里面和家长们分享一些关于孩子玩手机的认识。1.什么是手机...

    2025-10-16 175 0

  • 好文丨你还在相信北欧的幸福神话?

    好文丨你还在相信北欧的幸福神话?

    作者|江西睿德心理字数约:1000字阅读时间约:2-4分钟最近全球幸福榜单又来了,丹麦依然名列前茅。2025年3月,牛津大学幸福研究中心与盖洛普公司合作发布了《世界幸福报告》,芬兰连续第八年在该榜单中排名第一。其他北欧国家均跻身前十,丹麦...

    2025-09-30 275 0

  • 好文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和焦虑打一场 “持久战”

    好文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和焦虑打一场 “持久战”

    作者|熊丹成全文合计约1500字阅读时间约3-4分钟小时候,我总爱陷在自己的白日梦里。现实里得不到的玩具、没去过的远方、未实现的小小心愿,都能在幻想里一一成真。那种沉浸其中的快乐,像婴儿攥着一个能随时安抚自己的奶嘴,只要念头一落,就能瞬间...

    2025-09-13 27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