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021-05-13 2324 0
作者 | 死磕精神分析的憨憨
儿子今年初二了,住校,每周六晚上我们父子俩可以见一面,每次我都会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我会问他这个礼拜过得怎么样啊?在学校开不开心?学习累不累等等。
上周六回来我俩聊的时候他忽然来了一句,“老爸,你说,我这个年龄为什么就不能发生性行为呢?”
嗯?什么?我顿时愣了一下,陷入了沉思......
01
意料之外
我们对孩子的管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
记得他刚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就表态说,不会反对他去恋爱,那时他还半信半疑。
他知道很多父母是禁止孩子在这个阶段恋爱的,他不清楚我们这是唱的哪一出?难道是欲擒故纵?
直到后面我们会自然的问他说,学校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子,有没有女孩子喜欢他,别人有没有给他写情书之类的,他才慢慢相信我们。
孩子有的时候会疑惑的问,你们就不怕谈恋爱影响学习吗?
我说不会呀,青春期谈恋爱,更多是好感,是一段值得纪念的情感,更是一种纯真的异性友谊。在学习上还可以互相促进,在情感上也会有个支持与照应,这在青春期是挺正常的一个现象。
不过我们会强调一点,禁止性行为。孩子往往这个时候会说,放心吧,我绝对不会的。
这周回来冷不丁这样问的时候,还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孩子什么情况?难道是已经恋爱一段时间,现在已经到了考虑要不要发生性行为的阶段了吗?
有点乱......
02
情理之中
虽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平时我们会鼓励孩子,把一些他感到敏感的、疑惑的、有顾虑的问题提出来一起商量与探讨,一起面对,而不会指责甚至批评他。
比如说孩子考试作弊了,想打击报复同学了,想举报同学偷东西了,看不惯老师的种种行为了,看不惯学校的管理了,看不惯目前教育制度的弊端了等等,我们管这些行为叫黄灯行为。
在黄灯行为出现时,如果允许他表达,他就会觉得关键时候爸妈还是靠得住的,不是猪队友,更不是敌人。自然,到了更严重、更危险的红灯行为时他才可能放心向爸妈求助。
红灯行为包括,孩子想发生性行为,孩子被性侵,孩子想伤害别人,孩子有报复社会的想法,孩子自伤甚至自杀的冲动和计划等等。
在有红灯行为时,爸妈就是他可以利用的一个资源,是可以保护他的对象。
家就可以承载孩子的痛苦、脆弱、挫败与不安,家就成了孩子的心灵港湾,安全基地,庇护所,孩子可以在家可以得到包容,得到理解,得到休憩。
当然,这些都得益于平时黄灯行为出现时,我们的态度,我们的实际行动,而不只是嘴上说说。
所以孩子现在提出“为什么他们这个年纪不能发生性行为”的灵魂拷问,我们也能理解一些了。
03
往昔追忆
我想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那时候有类似的疑惑。
高一那时,性荷尔蒙分泌很旺盛的时候,性冲动真的是呼之欲出,天天按捺不住的那种。
那时经常会想,如果按平均24岁结婚,按规定结婚后才能发生性行为(不知道哪来的规定),现在14岁,距离24岁足足有10年光景!天呐,10年,这10年怎么熬啊!哪来的规定呀,太不人性了吧?!
那时真的不敢问家长,更不敢问老师。
怕家长紧张,怕家长想得太多,更怕家长批评说自己不好好学习,天天胡思乱想。
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与同命相连的舍友一起吐槽,一起讨论,一起想办法。
经过很多次寝室卧谈会的讨论,我们想明白了,想这么多有什么用啊,女孩子又不同意。即使女孩子想同意,她妈也不让啊。好吧,最后以“丈母娘不让”死了这份心。
现在,孩子又把这个问题提到了台面上。该如何回答呢??
04
适宜应对
孩子在问这类问题的时候,先要肯定孩子主动询问和求助的行为本身,也谢谢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这样,下次类似的红灯事件或问题他才会敢于提出,敢于求助。
具体如何做,我分为如下几步:
第一步:平复自己的情绪!
担心、紧张、焦虑、害怕、生气等情绪可能一下子会涌上来,这时,我们不能主观猜测并且反应过度,一定要先平复自己的情绪,不能被这个负面的情绪所控制。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第二步:澄清问题
你说的性行为,指的是什么呢?
孩子所说的性行为指的是性交吗?还是指的接吻?拥抱?这些一定要搞清楚。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认为的性行为,只是指的牵手、拥抱、接吻而已。
知此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弄清楚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第三步:耐心的让孩子谈一谈发生了什么?
好奇孩子:为什么现在会有这样的疑问呢?发生了什么?问这样的问题一定是有背景的,可能是他们同学讨论了这个观点,也可能他观察到了什么。
他有疑问,说明他肯定有过一定的思考。
第四步:让孩子谈一谈他的看法
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觉得只是父母的一个硬行要求吗?
还是说没达到法定年龄呢?
还是说身体上没有真正发育成熟呢?
还是道德上不允许呢?
孩子可能会说,他也不知道,他也没想明白。
我们就鼓励孩子继续去思考,说出他真实的想法。
没关系的,没有什么对与错之分。
我们不只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所谓准确的答案,而是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习惯和空间,这样再遇到其他事的时候,他就能独立思考,有一个反思的能力,有一个观察的能力,而不会陷于这个问题本身。
最终,他会跳出问题来看问题,观察问题进而思考问题,最终得出属于他自己的看法,他自己的答案。
第五步:我们坦诚的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谈自己的看法,一定要坦诚、真诚,只是供他参考,不一定全对。
任何人的观点都是可以商榷的,都是可以提出质疑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任何权威、任何知识,都要消化一下再吸收,不可盲从。
经过探讨,孩子可能也找到了属于他的答案。
他可能不认可你的答案,可能他自己的答案也不一定正确,没关系,思考的过程总是比结果更重要。
最后孩子他自己认为,自己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价值观、人生观、择偶观还不稳定,这时盲目做出性行为,一定会对身体、心理都会有所伤害。
再说了,还会产生一些社会责任,比如怀孕了怎么办,学业被耽误了怎么办。
你看,他想的还真挺全面、周到的。
第六步:肯定他愿意思考的过程
我们肯定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肯定他积极的、坦诚的与父母探讨这样问题的态度与做法。
一个行为如果得到肯定,得到认可,我们会倾向于重复做,持续做。
孩子也一样,何况,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一直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与认可呢。
适当的、恰切的性教育,融入在我们亲子交流的点点滴滴,融入在我们每个家庭的生活细节中,这样不但不会带坏孩子,反而能帮助孩子思考、成长,切实帮助到孩子解决青春期的烦恼与困难!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江西睿德心理
招募心理学传播者、征稿。
推荐你看
预约登记表
孩子到底为什么厌食?原因是:饭不好吃…怎么办?喂饱他,要么苦练厨艺,要么寻找外援(外卖、饭店、钟点工)……反正,请放弃任何说教和心理学分析的念头。【如果你已经放弃,正文便到此结束。如果你还是不愿意放弃“纠正”孩子厌食问题,或许以下内容,可以...
2025-04-30 52 0
当得知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家长内心往往焦急又愤怒。但此刻,保持冷静是关键,因为家长的反应和引导,对孩子后续的应对及心理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心理学视角看,校园欺凌不仅是孩子间的冲突,更是亲子关系模式的一次投射——你的回应,正在重塑孩子对世界...
2025-04-21 84 0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家长刷手机,是否经常会看到有关“青少年抑郁症”的知识科普和新闻报道,这难免让人心生忧虑。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行为反常时,家长们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焦虑。但你知道吗?孩子表现出的这些...
2025-04-12 125 0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最近一部未成年犯罪英剧,豆瓣开分直奔8.8分,来自现实题材的未成年犯罪悬疑片,随着故事推进,让多少家长瞬间毛骨悚然——当我们试图给孩子一个“完美人生”,但或许他们已经身陷黑暗,而我们却一无所知。《混沌少年时》讲述...
2025-04-08 112 41
点击↑关注“江西睿德心理”作者| MOMO全文合计约20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不知道这几年你们是否有那么几个瞬间感受到:人生,真的是越努力越失败,因而常常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种失望,慢慢地会产生对自我的怀疑。我有个朋友,五年间她...
2025-04-01 139 41
睿德心理介绍江西睿德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于2016年11月“睿德”译自“read”提供非医疗及非药物治疗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目前拥有英国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英国塔维斯托克认证儿童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常驻专业指导的社会心理咨询...
2025-03-25 13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