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原创 | 如何做一个快乐的小学老师

admin 2020-11-16 2379 0

江西睿德心理

欢迎你的 关注转发在看留言


曾经有过一个数据表明70%的小学教师都或多或少有情绪方面的心理问题,而60%以上教师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情绪、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困难,而这些数据也在我多年从事的心理咨询临床工作中得到了证实。





这让我越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于人于己都不易。



在许多次面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普及性讲座中,我一再向那些年轻而徘徊的教师强调,如果你没有准备好,真的需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应该继续站在三尺讲台上,因为这真的是一项非常值得敬畏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职业。





或许,你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你对物质的期待值



一个城市小学教师的收入水平差不多就是这个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它意味着你不会饿死但也一定不会很富有。



有人计算过,如果按照一个小学教师的收入标准要在一座三、四线城市买一套一家三口居住的两居室,所有的收入加起来,不吃不喝大概是5年,又吃又喝还要养家,估计要下辈子。



所以,如果你的梦想是住豪宅开豪车挣很多很多钱,过非常富足的生活,按照当前国家教师薪资标准,你需要考虑这个职业是否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再加上目前教育部为了让教师可以更加专注于这项工作,树立教师行业的师德师风,三申五令地发布禁止教师校外兼职的红头文件,你可能也无法身兼多职地靠其他方式来满足自己。



毕竟,一个人确实也无法同时做好几件事情。



如果你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难免会有抱怨,这个情绪会撒向哪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让我们宣泄在比你弱的人或令你感到安全的亲人身上,而学生和你的孩子或家人会不幸变成受害者。



这个时候,你需要具备第二条件:



二、你是否具备情绪调节的能力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冲突往往发生在人与人的互动中。


教师的职能很大一部分就是与他人的协作中产生,无论是与学生,还是与家长,还有同事,学校领导。冲突引发的情绪无处不在。



教师需要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处理自己情绪问题。这样才不会把原本属于自己的焦躁和愤懑宣泄到弱小的孩子身上。



调节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你需要丰富自己生活,旅行、听音乐剧、和朋友聚会、参加运动俱乐部……在生活中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发展除了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比如学习绘画、唱歌、器乐演奏等某种艺术表达形式、做做烹饪、学学插花……在这些兴趣爱好中找到除了教学成绩之外的价值感,同时发展不同的朋友圈也可以帮助你拓展视野和知识面。





你还需要花点时间陪伴自己孩子和家庭,大部分的小学教师因为和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太长,在剩余的时间内很难再和孩子接触,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常常混淆教师与母亲的角色。结果,孩子也变成了自己的学生,甚至还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学校和班级里。



如果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优秀,教师是很难接受的,这里面会有强烈的挫败感和羞耻感,同时还会有愧疚感。



我们需要理解影响孩子发展的,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家庭教育,当你面前出现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作为教师的我们无法完全居功于自己。


我们必须克服这种无所不能的全能幻想。这将会有助你面对挫折。



三、你能理解6-12岁的孩子吗?



6-12岁的孩子正处于他律到自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性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他们并不具备成熟思考的能力,教师必须站在他们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问题,“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会让教师们感到很无力,甚至很愤怒。



我想这个来源是,我们教师忽略了人的差异性,每个孩子有性格的差异性,也有智力的差异性;



还有认知发展的差异性:有的孩子偏内向,害羞腼腆,不善于展现自己,但他们善于专注和思考,有的孩子偏外向,好动胆大,善于探索,但他们可能无法长时间保持安静,容易受到干扰,有的孩子具有很好的空间思维能力但又不善于表达,有的孩子动作协调运动能力强可能知识记忆弱、有的孩子具有艺术天赋却又不善逻辑思维……这些差异性来自先天基因和后天养育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切记的是:个性并无好坏之分。



教育部的小学课程标准(实行大纲)指导思想里明确指示,教师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但几乎每个教师总是想要把每个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教得一样的好,这个不可能的愿望让他们很难接受孩子的差异性,教师们必然会受挫。



借助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了解孩子认知行为的发展规律,理解孩子的情绪发展与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会帮助教师们很好的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思维特点,你会发现其实如果孩子在某方面发展不够,不是你的错。



所以,



1、学习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是每个教师必须完成的功课;



2、不断通过学习提升自我价值,避免将价值体验完全依附在学生以及考试成绩上;



3、花点时间了解自己,加深自我认同感;



这些都是有助你成为一名快乐的小学教师的方式。



最后,祝老师们可以勇敢地做自己,节日快乐!





?

江西睿德心理

有态度有温度有尺度

扫码关注

预约睿德小助

预约咨询

扫码关注





TAGS:

相关推荐

  • 好文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和焦虑打一场 “持久战”

    好文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和焦虑打一场 “持久战”

    作者|熊丹成全文合计约1500字阅读时间约3-4分钟小时候,我总爱陷在自己的白日梦里。现实里得不到的玩具、没去过的远方、未实现的小小心愿,都能在幻想里一一成真。那种沉浸其中的快乐,像婴儿攥着一个能随时安抚自己的奶嘴,只要念头一落,就能瞬间...

    2025-09-13 10 0

  • 好文丨比意志力更强大的,是你的内心驱动力

    好文丨比意志力更强大的,是你的内心驱动力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1700字阅读时间约3-4分钟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列好了详细的计划,却总在执行时拖延;减肥、学习、提升技能,刚开始热情满满,没过多久就半途而废;看着别人坚持做一件事时动力十足,自己却总像被抽走了能量,找不到...

    2025-09-01 78 0

  •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好文丨职场人看《凡人修仙传》

    作者|MOMO全文合计约29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这段时间追《凡人修仙传》系列衍生产作品已经追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了。今天就想就剧版和动漫版分享一点职场打工人的“修道心得”。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异世界的奇幻故事,实则映射着现代人在社会洪流中的...

    2025-08-20 95 0

  •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下定决心远离控制欲强的人,却在新的亲密关系里再次陷入被支配的困境;每次换工作都发誓要摆脱“背锅侠”的命运,可没过多久又成了团队里默默扛下所有的人;甚至连选餐厅、买衣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和过去惊人相似的选择...

    2025-08-11 136 0

  •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作者|MOMO字数约:28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01你有这样的朋友吗,每次找你聊天必定是为了大吐苦水,且听不进任何建议。陈文至今还记得小丁第一次开口借钱时的样子——电话那头他声音虚弱,说自己出了车祸,急需钱做手术。陈文心一软,二话不...

    2025-08-04 145 0

  •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当代生活中,压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根据数据调研,‌76%的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4%处于严重压力状态。年轻群体尤为突出,18-24岁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中45.2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压力导致的失...

    2025-07-24 19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