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故事 > 正文

​为什么他说什么你都说“不”?

admin 2020-01-22 3471 0



一天闲聊,朋友和我说了她家最近发生的故事。

她说,今天和孩爸讨论孩子的事情。

他说:“给孩子报个辅导班吧?天天在家里窝着,太无聊了”,她说“孩子就要让他自由自在”。

他说,“放假我们带孩子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吧?”她说:“时间太长了,影响孩子学习”。

“为什么我说什么你都说不行,还要不要商量事情?”眼看她老公要生气了,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没有故意要唱反调啊?

我说:“为什么他说什么你都表示反对呢?你是反对他说的这件事呢,还是反对他说话的态度呢,还是反对这个人?”

她想了一下,说:“我不能什么事都是他说了算?”“我是不是有病了?”她加了一句。

我说:“不是。

也许你只是为了让他感觉到你的存在

“你可能触摸不到他的心,即使他就坐在你旁边。于是你想通过做点什么来引起他的反应。

可能你试过挑起某个话题,但是对方没兴趣;你试图通过撒娇让他关心你,对方只是觉得你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对他说“不”只是你引起他反应的一种方式。而他对你是积极的反应还是消极的反应已经无关紧要。”

就像一个孩子故意在家里大喊大叫或跳来跳去或把东西扔来扔去,见孩子这么捣乱,你可能就去批评他甚至打骂他。

但是你可能没想到这是他引起你关注的一种方式。


他可能叫了好多次“妈妈,你看我画的画”“妈妈,今天我们幼儿园有个活动......”而你可能没时间去听或就不愿听。

而只有孩子做了你认为的错事时,你才会关注孩子或惩罚孩子。

但是对孩子来说能得到惩罚也算是得到了你的关注。总比你无视他的存在要好很多。

而我的那位朋友,她就像那个想通过做点什么引起重要他人关注的孩子。

她可能从小都是被忽略的那个人,她可能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尽可能做个“乖宝宝”,让父母开心,什么都听父母的,不敢在父母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

她现在长大了,不只在身体上,她心理上也成长了,她有反抗的力量了,于是潜意识里就要她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与老公唱反调,还有一种可能,


是她出于对失去自主性的担忧


“如果你说的才是对的,那我的观点或想法就是错的,我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正确观点或想法了”。


所以,不论你说什么,说的是对是错,她首先要做的是证明她是一个有想法和态度的人,有自主性的,不是完全听命于她老公的。


在家里是有话语权,能对这个家会产生影响,这让她感觉她是这家里的主人。她是有力量说“不”的。从而让她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


当她明白了,她这么做原来是为了找到她的价值以后,也许她就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寻找她的价值了。


等她内心充分的成长了,她学会了爱自己,她不会为了证明什么而和家人唱反调了。




TAGS:

相关推荐

  •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科普丨强迫性重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下定决心远离控制欲强的人,却在新的亲密关系里再次陷入被支配的困境;每次换工作都发誓要摆脱“背锅侠”的命运,可没过多久又成了团队里默默扛下所有的人;甚至连选餐厅、买衣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和过去惊人相似的选择...

    2025-08-11 43 0

  •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好文丨“每次安慰朋友,我都想拉黑TA”:如何避免被负能量吞噬

    作者|MOMO字数约:28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01你有这样的朋友吗,每次找你聊天必定是为了大吐苦水,且听不进任何建议。陈文至今还记得小丁第一次开口借钱时的样子——电话那头他声音虚弱,说自己出了车祸,急需钱做手术。陈文心一软,二话不...

    2025-08-04 73 0

  •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科普丨压力值悄悄爆表,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当代生活中,压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根据数据调研,‌76%的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4%处于严重压力状态。年轻群体尤为突出,18-24岁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中45.2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压力导致的失...

    2025-07-24 121 0

  •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好文丨南昌中考成绩卷到700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未来……

    最近听身边的家长谈论最多的就是南昌的中考分数线——实在是太高了!重点学校的分数线都在700多分,中考满分才740,700分以上,跟满分也没什么差别。家长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读书真是太难了!卷成绩的孩子,无休止的作业、考试排名、补课占据...

    2025-07-15 129 0

  •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专栏丨 面对同学,甚至好朋友的孤立,四个方法帮你有效应对

    首先希望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记住一件事——正常人不会孤立、排挤别人。然而在校园生活中,被同学甚至好朋友孤立,是一种常见且令人痛苦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感受,或经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孤立是一种社会拒绝行为,指的是个体被故意排斥在某个...

    2025-07-05 157 0

  • 好文丨识别孩子是否被欺凌,或是欺凌ta人,很重要

    好文丨识别孩子是否被欺凌,或是欺凌ta人,很重要

    “妈妈,我不想上学!” 当孩子突然频繁抗拒上学,家长或许以为是厌学情绪作祟,却可能忽视了背后更严重的校园欺凌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在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53.5%...

    2025-06-30 192 0